北京时间7月10日,Google正式发布了2025年下半年Play Store政策更新公告,涉及金融科技、数据隐私、AI内容管理等多领域重大调整。此次更新不仅对特定类别应用提出更严格的区域合规要求,还为健康数据访问、内容分级设定了全新标准。
作为开发者,您需要在未来90天内完成关键调整。本文将政策重点转化为清晰行动指南,助您高效应对变局。
重要政策梳理:金融类App监管全面收紧
-
个人贷款应用:巴基斯坦成为唯一特例市场
根据最新修订的个人贷款政策,Google Play将全面收紧全球范围内短期贷款应用的上架标准,仅保留唯一例外区域:
此政策意味着在其他地区运营的短期贷款应用需立即调整业务模式或停止服务。
-
加密货币钱包与交易所:国别合规透明度升级
针对加密货币类应用的政策更新聚焦于明确地域性合规要求:
-
Google Play在政策条款中新增官方帮助中心链接,详细列出不同国家/地区的合规细则
-
开发者必须按目标市场规定完成资金牌照备案、用户风险披露等法定程序
-
执行窗口期至2025年10月29日,此后未达标应用将被限制在对应区域运营
此调整反映了全球监管机构对数字货币服务日趋严格的管控态势,开发者需尽早自查属地合规资质。
截至目前,信息披露涉及国家/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欧盟、香港、日本、韩国、加拿大、阿联酋、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南非、巴林、瑞士等。
平台风险防控再升级:四大高危领域需自查
-
健康权限新标准:Android 16重构权限体系
随着Android 16(预计下半年发布)引入Body Sensor API权限分级机制,应用访问健康数据的规则发生本质变化:
-
心率、血氧(SpO₂)等敏感数据将启用独立授权流程
-
现有应用需重构权限请求逻辑,避免依赖宽泛的健康数据权限组
-
用户可逐项开关各类健康数据权限,开发者需适配“部分权限禁用”场景
开发者需在2025年11月1日前完成权限适配,否则新应用将无法上架,现有应用可能被限制更新。
-
AI生成内容:强制安全防护机制
典型案例:某AI聊天应用因生成虚假医疗建议被下架,开发者需引以为戒。
-
广告内容分级:禁止越级投放
广告内容(含视频、图文、跳转链接)的评级不得高于应用本身的内容评级。
-
假冒应用识别:新增仿冒防御指南
针对山寨应用、图标抄袭、功能剽窃等行为:
Google Play近期更新《假冒政策常见问题解答》,重点说明:
关键截止日期:错过时间等于放弃市场
-
新闻杂志类应用:声明提交最后期限
-
Android 15目标API强制升级
-
新应用与应用更新:必须target Android 15(API 35)
-
现有应用:需至少target Android 14(API 34),否则无法在新设备安装
-
延期选项:通过Play Console申请延期至11月1日
技术提示:使用Android Studio内置的SDK Upgrade Assistant可自动化60%的适配工作,显著降低工时损耗
账号安全加固:两步验证已成强制项
自2025年5月12日起,Google Play已全面执行开发者账号两步验证(2SV):
-
高危操作强制验证:应用提交、财务提现、成员权限变更
-
推荐企业级方案:安全密钥(Security Key)优先,禁用短信验证码
-
自动化流程适配:为CI/CD流水线配置“应用专用密码”
尚未完成配置的团队需立即登录Google账号安全页启用,否则将失去应用管理权限。
政策趋势解读:合规透明化与风险精细化
本次政策升级传递出三大明确信号:
-
金融科技高风险管控:通过地理围栏限制敏感业务,避免监管套利
-
数据主权意识强化:健康、生物特征等数据启用逐项授权机制
-
安全前置化:从应用上架后监管转向开发阶段准入控制
Google Play政策团队在更新说明中直言:“每年99%的恶意应用可通过基础合规审查拦截”,侧面印证政策收紧的技术合理性。
总结:政策收紧下的应对策略
-
金融类App:聚焦合规市场与透明化运营
-
技术风险防控:建立自动化检测机制
-
长期合规建设:元数据与用户体验并重
AppFast助力合规升级
面对复杂的政策环境,开发者可借助AppFast专业元数据诊断工具,快速识别商店页潜在风险(如违规关键词、评级不匹配),并生成优化建议。点击立即诊断,一键提升应用合规性与曝光率,从容应对Google Play政策挑战。
守住合规底线,才能赢得创新空间。